《春秋經》授受小組之一:引義部之借事明義
(編號:H006)
適逢全球衰世之端,且看史記太史公自序之言,蘄以對觀:「董生〔仲舒〕曰:『周道衰廢,孔子為魯司寇,諸侯害之,大夫壅之。孔子知言之不用,道之不行也,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,以為天下儀表,貶天子,退諸侯,討大夫,以達王事而已矣。』子曰:『我欲載之空言,不如見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也。』夫春秋,上明三王之道,下辨人事之紀,別嫌疑,明是非,定猶豫,善善惡惡,賢賢賤不肖,存亡國,繼絕世,補敝起廢,王道之大者也。… 是故易以道化,春秋以道義。撥亂世反之正,莫近於春秋。春秋文成數萬,其指數千。萬物之散聚皆在春秋。春秋之中,弒君三十六,亡國五十二,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。察其所以,皆失其本已。故易曰『失之豪釐,差以千里』。故曰『臣弒君,子弒父,非一旦一夕之故也,其漸久矣』。故有國者不可以不知春秋,前有讒而弗見,後有賊而不知。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,守經事而不知其宜,遭變事而不知其權。為人君父而不通於春秋之義者,必蒙首惡之名。為人臣子而不通於春秋之義者,必陷篡弒之誅,死罪之名。其實皆以為善,為之不知其義,被之空言而不敢辭。夫不通禮義之旨,至於君不君,臣不臣,父不父,子不子。夫君不君則犯,臣不臣則誅,父不父則無道,子不子則不孝。此四行者,天下之大過也。以天下之大過予之,則受而弗敢辭。故春秋者,禮義之大宗也。夫禮禁未然之前,法施已然之後;法之所為用者易見,而禮之所為禁者難知。」
蓋古今天下之變,理亂之智,皆備於春秋。觀乎其時之名卿大夫,身當其變者,莫不有堅忍之志,深沉之略,應傾之才,發而不可禦之勇,久而不可回之力,以謹操其事之始終而成確然之效。故此小組之旨,在帶領學員明其理,達其變;以春秋左傳為史事,公羊穀梁二傳及散佚故事為經義,錯舉二百四十二年之成案,精思而力辨之,置身當日,如親受其任。庶幾配以自身之閱歷煅煉,學員身逢季世之所遭,能得力於動忍益損之間。
- 時間:另行通知,有興趣可先登記。
- 地點:香港大學、港島西區或東區。報名取錄後確定。
- 課本:南宋槧本春秋左傳或日本明治皇室傳本春秋左氏,合以民國四部本春秋公羊穀梁二傳及散佚故事。(均無現代標點,上課時順帶學習一種古文傳承,訓練大腦感知辨證思維。)
- 費用:另行通知,有興趣可先登記。讀本一套七冊,為完整本春秋左傳,費用為 250 元。購買課本後,續學春秋之學員日後毋須再買。( NB: 懇切求學但有經濟困難之學員可於報名電郵申明需要,會社考慮後可允許分二期交費,或以獎學金名義減收學費。)
- 報名手續:有意者請致函戴老師 (hingeinstitute@gmail.com),附中英⽂姓名、學院或機構名稱、主修課程及聯絡電話,並以不超過150字表明報名意願,陳述學習動機。其後教師會致電報名人進行電話對談或預約面試。閣下將於面談後48小時內收到報名結果及上課詳情。
- 報名截止:另行通知,有興趣可先登記。
- 學前必修:大學 (H001)及史記太史公自序 (H002)。